專業壓克力加工與壓克力代工,兼顧精度為您的產品質感加分

世弘壓克力有限公司,自民國七十六年創立以來,致力於打造最優質的壓克力製品加工及成型製作。

憑藉多年來的「用心服務、技術服人」精神,我們秉持誠實互助的經營理念,奠定穩定成長的基石,並在各行各業贏得了卓越的口碑和信譽。

民國八十八年,世弘壓克力新廠落成後,我們迅速投身於壓克力電腦通訊、光電周邊產品等3C產業製品元件的開發與生產。在電子大廠的協助輔導下,我們特別引進了雷射切割機、CNC立體彫刻機、電腦數控彫刻機及鑽石刀修邊機等先進精密設備,成功拓展至廣告和電子產業。

如今,我們秉持前瞻視野,致力於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並以不懈追求卓越的企圖心,保持專業、認真負責的態度,竭誠為您提供最佳服務。我們熱切期待您的光臨與聯絡,讓世弘壓克力成為您事業成功的最佳夥伴!

壓克力加工的專業性

壓克力加工是一個涉及多種技術與過程的領域,旨在將原始壓克力材料加工成精美的產品。以下將詳細介紹壓克力加工的過程及其技術特點,包括CNC加工、雷射雕刻、攻牙/金屬牙套以及壓克力黏合等。

壓克力加工的過程通常分為幾個步驟:開料、切割、雕刻、打磨、拋光和黏合。開料是將壓克力板材按照所需尺寸進行裁剪;切割則是通過機器將裁剪好的壓克力板材進一步切割成所需形狀。

CNC加工技術

在切割過程中,CNC加工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是一種利用電腦控制機械進行精密加工的技術。

CNC加工能夠根據設計圖案自動創建高度精確的壓克力零件,並且具有高度重複性和一致性,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精度。

我們的壓克力CNC作品

 

雷射雕刻技術

雷射雕刻是另一種常用的壓克力加工技術。它利用高能雷射束在壓克力表面進行雕刻,通過移除材料來創建所需的圖案或文字。

雷射雕刻具有高精度和細節表現力,可製作出精美的壓克力產品,如標牌、獎牌和擺件等。

我們的雷射雕刻作品

 

攻牙/金屬牙套加工

攻牙/金屬牙套是壓克力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攻牙是指在壓克力零件上加工出螺紋,以便與其他部件固定。

金屬牙套則是一種用於加強壓克力螺紋部分的金屬配件,通常用於提高結構強度和耐用性。這些技術確保了壓克力產品能夠穩定地組裝和使用。

我們的攻牙/金屬牙套作品

 

壓克力黏合技術

壓克力黏合是壓克力加工的最後步驟,用於將各個部件連接成一個完整的產品。壓克力黏合涉及專用膠水和特定的黏合技巧,以確保接合處強度和美觀。選擇合適的壓克力黏合劑對於提高產品的整體品質和使用壽命至關重要。

在壓克力黏合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關鍵因素。首先,選擇適合壓克力材料的黏合劑,能確保接合處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和耐用性。其次,壓克力表面需要進行適當的清潔和去油,以提高黏合效果。最後,控制好黏合劑的用量和黏合壓力,可確保接合處無縫並且無殘膠。

我們的壓克力黏合作品

在選擇壓克力加工廠時,應詳細了解其技術水平、設備配置和質量控制流程。只有選擇具有一定實力和信譽的壓克力加工廠,才能確保產品達到理想的效果。同時,與壓克力加工廠保持良好的溝通,確保您的設計需求和期望得到充分理解和實現,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滿意度。

無論您的需求是製作精緻的展示架、獨特的標誌標牌還是實用的家具,專業的壓克力加工技術都能為您提供最佳解決方案。選擇專業的壓克力加工廠,讓您的創意和設計成為珍貴的現實,同時也為您的企業或個人品牌增添獨特的魅力。

 


新北CNC壓克力加工推薦世弘作為壓克力加工領域的專家,我們強烈建議您在挑選壓克力加工廠時,仔細研究其技術實力、設備水平以及質量監控機制。僅當您選擇具備專業能力並且信譽良好的加工廠時,才能保證產品質量達到預期標準。此外,保持與加工廠的密切溝通以確保您的設計需求和期望得到充分體現,進而提升產品品質和客戶滿意度。三重雷射雕刻PS加工推薦

無論您的需求是打造精美的展示架、獨具特色的標誌標牌,抑或實用的家具,專業的壓克力加工技術始終能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解決方案。選擇專業的壓克力加工廠,將您的創意和設計轉化為珍貴的現實,並為您的企業或個人品牌注入獨特的吸引力。新竹壓克力檢具加工推薦

關于友誼文案 1、人,最感動的時刻,來自被朋友想起;最美的時刻,源于想起朋友;沒有約定,卻有默契,無論身處何方,愿你在每一個日子里都有人惦記! 2、蝴蝶飛舞是為了喜悅,花開朵朵是為了歡慶,清風徐徐是為了送出今日的祝福,祝福我的朋友,人間四月的天使,生日快樂。 3、純潔的友情往往能掩蓋生活中的不快,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祝福,總能消除頭頂上的愁云,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友情。 4、有一種友誼不低于愛情,有一種關系不屬于暖昧,有一種傾訴一直推心置腹,有一種結局總是難成眷屬,這就是知己! 5、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熱情去灌溉,原則去培養,諒解去護理。 6、冬天到,寒風涼,加衣裳,把風擋,身體棒,病毒抗,精神旺,事業強,祝福朋友身體強壯,快樂安康。 7、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封信息兩種問候,一問你是否幸福快樂無憂愁,二問你健康平安可依舊,回信靜心在等候,祝福綿綿永無休! 8、我們的友誼,暖暖的,淡淡的,就像這春天里的一絲春風,沒有太多興奮,卻流淌在彼此的血液中,消融在整個生命中。 9、想說的很多。可是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場合,能留給你的,只有我的默默的祈禱:珍重啊,朋友! 10、昨夜西風凋碧樹,嚴寒不知溫度。西北冷空氣侵入,冷煞秋衣秋褲。流感蔓延要關注,添衣加帽保護。朋友關懷要記住,健康快樂永駐! 11、他會把你逗得開懷大笑;他會讓你相信人間有真情。他會讓你確信,真的有一扇不加鎖的門,在等待著你去開啟。這就是永遠的友誼。 12、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果實累累,我漫步走在這鄉間林蔭道上。想著遠方朋友,你現在還好嗎?送給你一串紫提葡萄,送去我對你的一片真情。 13、發個短信,讓你無限快樂;聯系一下,讓你充分幸福;談談生意,意外總有驚喜;簡單問候,內心總有感動。嘿,好朋友,愿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14、朋友,快樂時,我們歡度;悲傷時,我們痛哭;輝煌時,我們享福;困難時,我們攙扶。愿你旅途一路走好,一切都好! 15、水在流,魚在游,忘掉所有愁;風在吹,雨在下,開心笑一下;朋友心,如我心,跟你聊天最開心;天有情,地有情,入秋之際好心情! 16、朋友是一種感覺,一種冷不丁就會想起的感覺,一種時時牽掛的感覺,一種失意和傷心時可以依靠的感覺,感謝生命中有你這個朋友 17、朋友總是心連心,知心朋友值千金,燈光之下思賢友,小小短信傳佳音,望友見訊如見人,時刻勿忘朋友心。 18、為你的難過而快樂的,是敵人;為你的快樂而快樂的,是朋友;為你的難過而難過的,就是那些,該放進心里的人。 19、話投緣,語不盡,同甘共苦一輩子;兩碗茶,幾杯酒,千秋萬代朋友情。祝朋友開開心心,健健康康,順順利利。 20、生命中總有幾個日子最珍惜,心里總有幾個朋友難忘懷,從細雨飄灑的春天,到瑞雪紛飛的冬日,雖不克經常相聚,卻經常正在心中想起。 21、我生龍活虎的朋友,送你一條本命年紅色短信:身體健康事業紅,愛情美滿人際紅,生意興隆收獲紅,一年四季紅紅火火旺到底! 22、被惦記是溫暖的,被祝福是快樂的,被祈禱是神圣的,被保佑是安全的,親愛的朋友,你就是被我惦記著、祝福著、祈禱著、保佑著的人! 23、幸福有多種:有人因金銀滿屋而幸福,有人因事業有成而幸福,而我的幸福掌握在你的手中,只要你快樂,我就幸福濃濃!朋友,愿你快樂無憂! 24、相知是天意,相識是人意,相加便是友誼,有情便有意,我們能聚在一起,因為心有靈犀。 25、人世間最珍貴的,莫過于真誠的友情,深切的懷念,像幽香的小花,開在深谷。 26、總有一天,愛情像春天的野花絢爛,成功像輝煌的煙火綻放天間。盡管路上會有風雨,但你始終微笑向前,我的朋友,愿你一切愿望都實現。 27、一陣秋風一陣涼,一場白露一場霜。嚴霜單打獨根草,朋友記得常問好。健康送你長壽寶,開心快樂沒煩惱。工作悠閑薪金高,幸福平安樂逍遙! 28、朋友,你知道嗎?你得罪我了。不會吧?你真的不知道?想想?再想想?真想不到?好!版訴你吧!就是你干嘛那么久不聯絡我! 29、有一種朋友,平時很少聯系,甚至電話都不常打,可是大家到了一起的時候,就好像從來沒有分別過,沒有隔膜沒有距離,這是最好的朋友。 30、一場秋雨一場寒,千萬謹記添衣裳,月兒漸圓又漸亮,思念增多又倍長,小麥豐收瓜果甜,朋友幸福到永遠。 友誼的經典文案 1、人的一生真的需要幾個這樣的朋友,相互信賴,相互依存。 2、千言萬語只想告訴你,我們永遠是朋友,千山萬水只能阻擋我的視線,卻不能阻擋我心的前進。 3、過分的稱贊會損害友誼。 4、純純的情誼用真金都難以對換。世上的人有無數,只有真誠的朋友常留心間!讓我記住你:朋友!記住你的友誼!珍藏你的友情! 5、人之間的友誼,并非由于說不盡的好處,倒是說不出的要好。 6、友誼本身就是一根神圣的紐帶,苦難使它變得更為神圣 7、友誼是靈魂的結合,這個結合是可以離異的,這是兩個敏感,正直的人之間心照不宣的契約。 8、有一個朋友,他不在你周圍,不讀同所學校,但你卻堅信你們的友情似千金。 9、友情是人最保貴的財富,無論你走到哪,身處何方,都會有一段溫馨的回憶伴隨著你。 10、我把你當朋友你給了我背叛卻還心安理得。 11、所謂友情,是平等的人們之間離開了利益關系的交易。 12、誰要求沒有缺點的朋友,誰就沒有朋友!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13、友誼的本質在于原諒他人的小錯。 14、忠厚是友誼的橋梁,欺騙是友誼的敵人。 15、友情給予我歡樂給予我真誠。我在這世上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有失有得,但我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真誠的友情…… 16、誰不渴望友情呢?交幾個好友,做一些為非作歹的事情,需要時可以不為人知,需要時也可以人盡皆知。 17、朋友就是:我前言不搭后語,你卻都懂! 18、友誼就像是樹,不在乎能長多高而在乎它的根有多深。 19、朋友大概就是那個你不爽的時候可以陪你壓馬路,喝酒,看電影的人。 20、人的一生需要接觸很多人,因此,有兩個層次的友情。寬泛意義的友情和嚴格意義的友情,沒有前者未免拘謹,沒有后者難于深刻。 21、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多么優秀,要看他身邊有什么樣的朋友;一個人能有多大的成就,要看他有誰指點。 22、當面怕您的人,背后—定恨您。只有當—個朋友,才能得—個朋友。 23、友誼是一杯葡萄佳釀,忙忙碌時候只能解渴,只有細細品味,才能嘗出其芳醇真味。 24、謝謝!你是那位全世界都遺棄我時還在我身邊的朋友! 25、友誼的悲哀莫過于,你把一個人當成你最好的朋友,但她并沒有像你一樣把當你成她最好的朋友! 26、友誼也像花朵,好好地培養,可以開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從根本上破壞了友誼,這朵心上盛開的花,便會立刻萎頹凋謝。 27、不是我們變了,是我們懂得了現實。 28、朋友之義,務在切直以升于善道者也。 29、朋友,本是知情知己友情人,一天不見非常想念,兩天不見非常掛念,幾天不見非常懷念,祝你新年財運亨通,吉祥如意! 30、想要的幸福就是那么簡單:無非是飯要吃得飽一點,衣要穿得暖一點,錢要掙得多一點,友要交得誠一點,路要走得寬一點,情要變得真一點。 關于友誼的文案 1、你不要把那人當作朋友,假如他在你幸運時表示好感。只有那樣的人才算朋友,假如他能解救你的危難。 2、友情是沒有翅膀的愛情。由於某種目的而開始的友情,無法持續到目的達成的時刻。 3、我最親愛的朋友,你的快樂我會為你加倍,你有苦衷我就會分擔,祝你快樂! 4、因為不知道永遠,所以要珍惜現在。 5、真摯的友誼,不會因時間的阻隔而沖淡。昔日的承諾,也不會因漫長的歲月而改變。 6、友情放在心上,是一曲甜蜜的旋律;好朋友記在心頭,是一份溫馨的美麗。 7、所謂關心,就是對別人的體貼之心。體貼不是煞有介事的,而是細微的,不露聲色的。 8、在工作中有你的關心和問候,在同行的路上有你祝福和微笑,我感激:紅塵中有你同行。 9、“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真的有一知己,才會更多體味人間那點點令人動心的美。 10、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政治的嚴正的朋友。 11、朋友是身邊那份充實;是忍不住時刻想撥的號碼;是深夜長坐的那杯清茶。 12、誰要求沒有缺點的朋友,誰就沒有朋友 13、友情的延續來自心靈,不論聯系有多少,只要內心留有彼此的一片天空,那么偶爾一聲問侯就會帶來會心的一笑。 14、遇見你們,是我最美麗的意外。 15、再沒有比為了朋友而放棄生命更大的愛。 16、我們的夢是不染塵埃的,就算不小心跌到地上,也要地將灰土拍去,還原一個夢最初的樣子缺成我最孤單的想念。 17、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18、朋友就像片片拼圖,結合后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如果不見了一片,就永遠都不會完整,你-就是我不想遺失的那重要一片。 19、生活中不能沒有朋友,朋友會與你一起飛翔,去接受風雨的洗禮,去迎接困難的挑戰,去播種美好的希望,去尋覓人生的真締。 20、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21、最恨的是你,因為你是我學習上競爭的“敵人”;最愛的也是你,因為你是我成長中為鑒的友人。今日一別,猶如管仲之失鮑叔牙,茫茫天涯,叫我到何處去尋找我最愛的“摯友”。 22、友情,它是一種只有付出了同樣一份這樣的東西,才可以得到這種東西。它和親情愛情一樣,是一種抽象的令人捉摸不透的東西,但卻要比它們更值得我們去珍惜。 23、我不愿意把我們之間的友誼比作鐵鏈;因為鐵鏈也許會被雨水銹蝕,或被倒下來的樹砸斷。 24、思念是清淡的詩,不是因為孤獨才想你而是因為想你才孤獨,真誠的心靈勝過鉆石的光芒,你我的情誼天長地久。 25、當你眼淚忍不住要流出來的時候,睜大眼睛,千萬別眨眼!你會看到世界由清晰變模糊的全過程,心會在你淚水落下的那一刻變得清澈明晰。鹽。注定要融化的,也許是用眼淚的方式。 26、友誼是兩個平等者之間的無私交往;愛情則是暴君與奴隸之間的卑下交流。 27、人生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才是不容易;友誼總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 28、如果人表面效果來判斷,愛情與其說像友誼不如說像仇恨。 29、友誼是最圣潔的靈物,她既會在同性中生根發芽,也會在異性中開花結果。 30、你的問候是來致深山里的一股清泉,你的笑容讓我今生迷醉,遠方的朋友讓我問候你一聲還好吧。 >>>更多美文:文案短句

那個沒有月亮的中秋 文/宋有理 在人一生中,有些事會忘得一干二凈,有些事卻深深地印在心底,稍一觸動就會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前幾天接到老同學的電話,說想回當年下鄉插隊的村子看看,問我能不能去。這讓我一下子想起了40多年前的那個風雪中秋夜。 1968年6月10日,年僅17歲的我作為張家口首批下鄉知青,走進了張北縣白廟灘公社元山子大隊庫經堂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生活的苦,勞作的累,咬咬牙就能挺過去,最難忍受的是遠離父母,被思念和孤寂所帶來的情感折磨,尤其是中秋一步步臨近,心頭所縈繞的那種“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惆悵,更為難以排解。 心情悵然,天公亦不作美。八月十五前一天,竟然毫無征兆地刮起了白毛風雪。天地間仿佛有千萬匹銀色巨蟒在咆哮廝打,攪起一片白茫茫的寒光。屋里的墻上結了一層霜,水缸結了一層冰,戴著皮帽子,裹著棉被子依然覺得寒氣直侵骨髓。挨過一夜,天亮后便覺得渾身乏力,頭疼欲裂,剛想翻身起來,眼冒金花,一陣暈眩,不由得又躺了下來。我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地躺著,做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夢。迷迷糊糊中感到有一只手摸向我的額頭,耳畔想起一聲輕輕的呼喚,那聲音,那身影讓我想到了母親,一種暖暖的溫熱從心里漾出。我努力抬起依然有些沉重的眼皮,依稀看到了一盞跳動的黃色光焰,油燈的光亮把一個弱小的身影投到了墻上。哦,原來是高大娘———那個無兒無女的孤寡老太婆。沒人知道高大娘姓什么,叫什么,只知道她從外地獨身一人逃荒來到苦經堂,經人撮合嫁給了窮得丁當亂響的老光棍高侃,此后人們就叫她高大娘。后來有人不知從哪里得知她曾是土匪頭子的老婆,逼老高侃和她離婚,老高侃離婚不到一年就病逝了,安葬那天高大娘哭成了一個淚人。高大娘雖被戴了一頂土匪婆的帽子,但村里人依然親親熱熱地稱她高大娘,明里批斗,暗中關照。當時年輕的我不明白他們怎么能這樣做,對她始終保持著堅定的階級立場,從未給過一個笑臉,說過一句客氣話。高大娘見我睜開了眼,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嘮叨開了:“傻小子,這么冷的天,咋不懂得燒炕?家里像冰窖,不凍病才怪呢。”她邊嘮叨,邊從鍋里盛了一碗水,遞過來吩咐道:“來,先把這碗水趁熱喝了。看你的嘴唇都燒起燎泡了。”我這才覺得嗓子干得要冒煙了,高大娘又遞過來一盆熱水,說:“你先用熱毛巾多捂捂嘴和鼻子,往肚里吸點熱氣,大娘給你弄飯。”我這才發現不僅整盤土炕被燒得熱乎乎的,身邊還多了一個冒著熱氣的火盆。此刻盡管風雪還在窗外哮吼,但屋內已經溫暖如春了。高大娘麻利地和面、趕片、切條、熗鍋、燒水,下鍋,打雞蛋……轉眼之間,把一碗香噴噴的面條端到了我的嘴唇邊:“趁熱吃了,吃完了大娘再給你刮一刮,發點汗,舒舒服服睡上一覺,明天準好。”我做夢也沒想到,這個被自己當作勢不兩立的階級敵人的老太婆,顛著一雙小腳,頂風冒雪地給自己帶來母親般的體貼與關愛。 感激、感念、感動,淚水一下子涌出了我的眼眶。“傻小子,哭啥?是不是想家了?”我點點頭,又搖搖頭。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時不知說什么。這是我離家后的第一個八月十五,一個沒有月亮卻又給人無限溫馨的中秋,就在這短暫的時間里,我似乎走過了一條漫長的人生之路,一下子體味到了以前不曾體味的一切,明白了以前不曾明白的一切。 抽調回城的第二年中秋,我特意回村去看高大娘,誰知老人家已經仙逝,站在她與高侃老支書合葬的墓前,望著那一輪黃燦燦的中秋月,由小而大,由遠而近,高懸于湛藍湛藍的天幕之上。看見高大娘映在一泓清輝中,美麗而雋永。 中秋今夜月色最美 文/劉國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又是一年中秋朗月時,多少風華絕代、花好月圓,多少歡慶喜悅、盡興溫馨,都浸潤在今夜的團圓宴中。 在這個普通的四合院中,住著不同的四家人,也有著不同的故事。盡管由于各種原因,每家的八月十五,家人不一定都能團聚,但是我們多少年來,都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那便是四家人中秋之夜在院子里,拼上幾張桌子,擱上幾把椅子,大家一同圍坐著桌邊,吃著拿手菜肴,啃著月餅鮮果,飲著美酒,聊著閑天,敘著家常,好不溫馨,觀賞著圓圓的月亮,眼見就是一大家人團團圓圓,這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嗎?今年,我姐的寶貝女兒到英國留學去了,打開互聯網,開通視屏,面對面的聊,看似遠在天邊,卻近在屏前。我和姐姐圍坐在父母身邊,幸福洋溢在老人的笑臉上。張大媽和張大爺與我父親開著無傷大雅的玩笑,他們非常羨慕我父母有兩個守在身邊的女兒,非說著要我或姐姐做他們的干女兒,幾十年老鄰居了,始終愛個女孩,其實我們不是一家人也早已勝似一家人了。老兩口的大兒子在西藏戍邊,兒媳在當地做軍醫,多少年了,很少能和父母一同過中秋佳節。我知道此時張家老兩口是想孩子們了。于是我撥通了張大哥家的電話,是嫂子接的:“爸媽對不起,不能陪你們過中秋節,他還在哨所查崗,我也是臨時接到命令馬上收拾東西要出發了,等我們回來再回家看望二老……”老兩口默默聽著,眼里含著淚,為了今天天下人的團圓夜,有多少人卻不能團圓。張家做交警的小兒子執勤回來了,因為他的晚歸,我們罰了他兩杯酒。李大爺家今年人最全,他闊別多年的小弟弟也從臺灣回來了,月是故鄉明,今天李家是最快樂的。王奶奶是孤寡老人,八十八歲了,前兩年街道安排老人去養老院了,今天我們特意接她回來一同過中秋節,以前在這個院里我們大家都是輪流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早已是一家人。幸福傳遞在我們每個人臉上,我們不約而同舉起了酒杯:讓我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干杯,為千家萬戶的團圓干杯,為那些為了讓我們能團圓默默付出犧牲的可愛的人兒干杯……今夜月色最美。 望那遙遠的天穹懸掛著圓月,銀白色的光芒照耀在庭院里,散射著皎潔雪白的光芒,如同父輩眼里慈祥愛意的光芒,照耀著家家戶戶。今夜,大家與月共歡,把盞同飲,同慶此刻;今夜,大家與月共舞,擁抱離別之苦,同聚團圓之…… 中秋情系中秋月 文/劉慧敏 每年都有十二次的月圓,可,人的一生又能看到多少次這樣的月圓時?但,我們唯有對中秋的月卻情有獨鐘,也是這中秋月牽動著從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那輪洗凈鉛華的明月,以一種靜美年年月月用不變的情懷向人間揮灑著那份充滿著浪漫詩意的理性光澤,以獨特的靜謐撫摸著大地的每一寸肌膚。 這輪明月,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的厚重與歷史的悠遠,浸染著多少離愁,多少相思,年年如是,歲歲依舊。就是中秋這輪明月成了人們,尤其是文人墨客與月每年一次的天上人間獨特的溝通,也成了人對月每年一次心靈的解讀。亦成為了國人對心靈情感盡情釋懷的一個日子。 天庭那輪明月在國人心中有一種悵寥與神秘,在詩意的中國文化中,月圓選擇了這個氣清天高的季節懸掛在故鄉的上空,讓注重情感的國人更多了一份寄托,也更多了一份情感寄托的情結,這種情結就像五十六個民族團結在一起,而那輪中秋時節的明月,便是用亙古不變充滿新意的情結,讓我們多了些寫實又浪漫的寓意。 如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李商隱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孟浩然的“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等等名句,還有那些唯美抑或憂傷關于月亮的傳說,以及唐詩宋詞的纏綿,中秋之際讀月賞月,總會讓你讀出紙墨鉛華中的傷感和心酸,一頁頁一行行一句句的離愁哀怨或感慨萬千;亦會讓你賞到那份花好月圓愛語呢喃。月圓花好,這種情結是屬于國人獨特的審美情結,而那輪明月里的想像,古人早就賦予了它一份無與倫比的境界。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輕輕掬一捧皎潔的月華入懷,你會感到一份凝重,會感到它的通透與清靈,它亦是一個無比絕妙的載體,讓我們無限的寄托與遐思。不要說寂寥素娥,清冷玉蟾的故事,也不要提“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的悲涼,在“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的光景里,就那一句“今夜明月入盡眼,不知秋思落誰家”凄凄切切的哀嘆,卻顯現了從古至今那份“每逢佳節倍思親”里的所有內涵。 諸多身在異鄉的游子來說,從小生長的那個村子便是故鄉,每到中秋月圓之時怎能不思念兒時在故鄉圍著老人邊聽故事邊賞月的情景,怎么能不思念與發小月下仿古的那份童趣,又怎能不思念全家人坐在院中杏樹下抬頭望月的那份閑情呢!記得年少時和閨蜜在小村后田間地埂漫步于月輝下的那份美好,一起坐在地頭背誦有關月亮的詩詞,一起講述那些有關嫦娥玉兔的動人傳說,那些如畫如詩的過往豈能用一句“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詮釋得了呢!每逢中秋即讀月,卻讀不盡那份思念,讀不盡天上人間的那份哀愁!一份思念,萬分哀愁,可是因了那份“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唯美浪漫而生么?還是從“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那份濃重的情親而來呢?我亦問月,月卻無聲。不管月能否回答,但這份思念以及那份哀愁里都注定有一個又一個的幸福溫馨的原因,要不然,人們怎會對這中秋年年如此的期盼、想念,這高掛與夜空冷冷的圓月又怎么讓人如此地思念和贊美,從古至今,年年如是。 應該說,人世間的每一種思念與哀愁都是令人羨慕的一種幸福。就像詩人說的,故鄉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如今,當我再一次解讀中秋月朗,叩問自己愁是什么?思又是什么的時候,應該說心中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思念,心,便不會老去;就如中秋有了那輪潔月,中秋便永不會老去!一代又一代延續,讓那份親情年年歲歲在月輝的淘洗中永遠新鮮,讓每一個游子在秋高氣爽的夜晚感受一輪圓月傳遞出的那份思念之情;無論你是在異鄉或異國都會感受到故鄉這輪明月傳遞出的那份團圓的氛圍,讓心中的那份思念永遠清晰,讓那份真誠的情感永遠激蕩在每一個游子的血脈里。 我們幾千年的親情就如這年年月月的明月不會老,民族氣節不會老;這輪圓月高掛在每一個國人的心中,跨越幾千年的時空。每逢中秋讀月,月色清靜而通幽,一份情懷在風中播撒。這樣的夜晚,吟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那份思念在圓月的清輝里傳遞。 星子中秋舞火龍 文/何桂梅 舞火龍是我的家鄉連州市星子鎮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每年中秋節,星子鎮一帶(包括附近的大路邊鎮)都有舞火龍的習俗。從農歷八月十五到八月十七,一連三晚,各村都會舉行舞火龍活動。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歡騰起舞,場面很是熱鬧。 星子中秋舞火龍起源于一段傳說:元末明初,朱元璋在八月十五之夜起義,隨后推翻元朝統治。次年中秋,星子地區的人們為安撫戰魂,用稻草香支編造火龍,敲鑼打鼓,擲炮驅鬼。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火龍由龍頭和龍身兩部分組成,均用稻草編成。“龍身”能長能短,可大可小,根據舞龍者的數量多少,憑織龍者的手感織成。村民們用稻桿扎成龍頭、龍身的形狀,背上插上點燃的香火(俗稱線香),就成為了一條火龍。 八月十五下午,各村就開始鬧騰了。村里較為年長的長輩或者有經驗的年輕人在空坪(俗稱地坪)里精心地用稻草編龍,編好后在龍頭安上兩支手電筒作龍眼,隨后添上供舞龍者手持的木棍。另外,還要準備一個大柚子當作龍珠。小孩子們則敲鑼打鼓,挨家挨戶去籌集線香。每家每戶都非常慷慨,像對待自己家事一樣或獻出兩三扎線香,或是奉上買線香的款項。小孩子們把收集到的線香集中放在一起,留到晚上舞火龍用。 八月十五晚上,大人們還沒吃飽飯,小孩子們就早早地來到了地坪,舞動棒棒,使勁地敲起鑼打起鼓,迫不及待地等待著舞火龍的開始。一些來看熱鬧的外鄉人,也會好奇地摸摸編好的龍,然后搶過孩子們手里的棒棒,過一把敲鑼打鼓的癮。 鑼鼓聲聲響連天,召喚著村民們往地坪走去。當地坪里的人越聚越多,人們便開始“裝龍”,即給龍珠、龍頭和龍身插滿點燃的線香。插滿線香的龍,全身火星點點,像亮滿霓虹燈的河的兩岸,十分好看。龍裝好后,那些勇敢的小伙子便自告奮勇地加入到舞龍的隊伍當中。舞龍的人數有九至二十人不等,一律赤膊短褲,為的是防鞭炮丟入衣服內爆炸。有的火龍還有一個拿著樹枝或扇子的“保鏢”,幫著掃落粘在舞龍者身上不時炸響的鞭炮。 隨后,敲鑼打鼓者在前面開路,舞龍珠者隨后,小伙子們舉著火龍,跟著龍珠,隨著鑼鼓等“響器”的節奏,左右擺動,穿街過巷舞起來。舞動著的火龍,遠遠望去讓人感覺真的有一條紅色的龍在飛舞。那些看熱鬧的大人和孩子,躍躍欲試地跟在火龍后面。當火龍來到家門口,村民們便點燃鞭炮扔向火龍。小伙子們則舞動龍頭龍身,擋住村民拋來的鞭炮。當火龍走完大街小巷后,就要在村里的地坪“轉龍潭”,即龍在中間轉,四周一大堆人往舞龍者身上扔鞭炮,這是舞龍的高潮部分。據說,龍舞得越好,就有越多的人來放鞭炮“燒”。越多的人來“燒”,就說明這條龍越“旺”。 近年來,鎮里修建了廣場,鎮周邊各村或各街道的火龍在自個兒村或者街道拜訪每家每戶后,都會聚集到鎮里的廣場,集中舞蹈。只要鞭炮不停,火龍就會不停地舞下去。特別是最后一天,舞火龍會達到高潮。偌大的廣場,十幾二十條火龍在穿梭舞動,整個廣場,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轟鳴,紙屑紛飛,濃煙滾滾,近乎沸騰,說比過年還熱鬧也不為過。如此鬧三晚,至八月十七夜12點前,要把龍送到村子附近的河邊或池塘邊舉行祭祀儀式,謂之“送龍”。送龍時龍尾走在前,龍珠走最后。祭祀儀式后,如果希望天氣晴朗就把龍扔進水中,讓龍隨河水漂流;如果想要求雨則將龍燒掉,讓龍升天布雨。最后大家一起下河里游泳,稱為洗龍水身。 送完龍后,家鄉一帶,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而留在人們心中的舞火龍的壯觀的場景,卻不會停止舞動,它當然還會亮麗而燦爛地延續下去。 中秋絮語寄相思 文/楊巧麗 節前天氣不好,下著淅瀝瀝的小雨,還刮著陰冷陰冷的風。下班后急匆匆地朝家奔去,一邊小跑一邊嘀咕,現在連這老天爺都這么牛,明知明天是大節也不提前給個笑臉,讓人心情放松一下。 在家里暖和了會,身上加了件衣服,準備去超市買一些明天過節的食物。臨近菜市場,只見滿街的人山人海,堵塞了交通要道。西邊東方冷庫門口進進出出的人,像趕海似的熱鬧非凡,門前排滿電動車、自行車。東邊寶島菜市場也比平常喧囂了許多,買油炸雞肉的攤子上甚至請了老太太幫忙,龍山水豆腐也快賣完了,我趕緊先去預定下來,然后再到別處買食物。 正轉悠呢,碰見同事引著兒子買東西,手里提著一個很大的塑料食品袋,里面裝著豬肉。我奇怪她買這么多肉干什么,同事說是要回家和老人一起過節。她的話讓我悵然若失。昨晚,我給爸媽打電話,問家里有準備的月餅嗎,爸說有很多啊,都吃不了。我知道這些月餅是姐和妹妹送的。媽媽在電話那頭笑呵呵地說,就等你給我們送月餅啊!我心里酸酸的,也甜甜的。記得小時候每逢過中秋節,媽媽就給我們蒸糖包子吃,雖然不是月餅,但我們仍然吃的很香,甚至高高興興地拿著它們去炫耀。長大后幾乎沒有和父母在一起過過中秋。求學的那些年代,除了過年,其他節日基本上是在校園里度過的。參加工作后,遠離家鄉,遠離父母,也享受不到與父母相聚的天倫之樂,這讓我總是覺得心中有愧,可是也始終沒有機會去補償,只是每逢佳節,打個電話問候,在遠方遙祝父母身體安康,快樂永伴。 中秋這天,天公終于開眼,不僅出太陽了,到晚上月亮也早早上來了,不是很大,卻很圓很亮,那一輪明月啊,讓我想起了王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吟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圓圓,遠遠地掛在天邊,照射著千家萬戶,也照射著游子的思鄉情……那一腔的相思啊,濃濃的,厚厚的,醇醇的,至情至性,也只有人類才有的如此獨特的情感之苦。 吃罷晚飯,坐著桌前對網思懷。此時此刻,我的思想已信馬由韁,奔馳得無邊無際。鍵盤上敲出的字,已經沒有了原來的思路和設想,曉萍從網的另一端向我發來節日問候。她在組材,看見朋友們在線,“先聊會”。于是乎,她興致勃勃,我其樂滔滔;我說去看看月亮,她說好啊,“千里共嬋娟”;我告訴她我給月亮拍照了,她嘿嘿一笑,說她女兒剛才也拍了。真是喜月愛月,老少皆宜啊!我邊說邊動手,把剛才拍到的照片簡單加工一下,發到易安部落和兩個同學群,引來高山流水拇指嘉獎,兵法詩興大發,吟詠著“你看你看月亮的臉,團欒清輝灑人間”,其陶醉的狀態一定很可愛。這邊曉萍還在樂,發一個淘氣的笑臉過來:“你寫篇文章贊美一下吧。” 嗯,曉萍曉萍你來看,我真的寫文章贊美她了啊,那可愛的中秋明月。寫到這里,我還不忘開門出去,站著陽臺上,望一眼那明月,她已西移,依舊明亮地掛著漆黑的天邊,把天空襯出一個美美的亮點。 與古人同看一輪中秋月 文/潘玉毅 大抵在文人的世界里,月是常客。因為有它,中國從來就不缺少名篇,只一首《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壓倒全唐,就足以嘆為觀止。但我覺得最迷人的還是八月十五的月,尤其當它與詩歌邂逅在一起的時候。 詩人筆下的中秋月就好像舉世無雙的美男子,借著時間的回眸,可以“看殺衛玠”。所謂“詩以言志”,志即是心,這顆心借助語言來體現。透過唐人的詩、宋人的詞,我們可以管窺有關中秋的歷史,更可以感應深藏在詩詞中間的不老的情感。 因為有著“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的遺憾,當中秋來臨時,人們總是特別的珍視。打開《全唐詩》:“離人無語夜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今年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詩人筆下的中秋月竟如大眾情人一般,舉家團聚的人想它,在外羈旅的人想它,思念遠親的人也想它。于是,在今人、古人一同仰望夜空時,中秋月就是思念,是團圓,是鄉情,是離愁,更是許多人千里共嬋娟的美好心愿。 對中秋月的偏愛,不獨唐人如此。蘇大胡子便有一闕《水調歌頭》傳唱千年:“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因為寫得簡單明了,把所有人的思緒都挑動了。還有那位奉旨填詞的柳三變,似乎也厭倦了江湖漂泊的日子,看看中秋將近,“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而我,在曾經負笈長安的日子里,中秋望月,常常想家,只是歸期未可期——畢業經年,幾經輾轉回到家鄉。 明代《西湖游覽志會》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對于國人來說,無論身在何方,吃月餅是中秋佳節約定俗成的一個項目。如今,月餅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味道也越來越多樣,并常與酒水相依,“酒至微醺臻佳境,月不能言最可人”,豈不美哉! 自宋元以降,民間還有個中秋觀潮的習俗。這個習俗在慈溪的觀海衛鎮迄今仍完好地保存著。八月十五,吃過晚飯,與家人、朋友一起,或三五個,或十來人,帶著月餅帶著酒,結伴來到海邊,聽驚濤拍岸,看“侵天浪起”:“滔滔怒生雄勢,宛勝玉龍戲水,盡出沒波間”,一個浪頭打來,“天垂銀漢,壯觀江南江北”。這時,性子穩重的人便會靜靜地坐在一邊等待月出,也有膽大的,跑到海里學弄潮兒手把紅旗海中立。待到一輪明月升至中天,岸邊的人便開始望月寄情,時不時還傳來青年男女曼妙的歌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當此時節,人們心中便只存得下這若干字了。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走,“塵中見月心亦閑”,月亮看著我們,我們看著月亮…… >>>更多美文:好文章

不求任何名利, 負出美麗一生。 知道要什么青山, 改變燦爛天空。 >>>更多美文:自創詩

SH741CEVD1571E


桃園雷射雕刻尼龍加工推薦
台北CNC壓克力檢具加工推薦 》高效雷射雕刻服務:精準切割與雕刻,提升產品質感桃園CNC尼龍加工推薦 》壓克力黏合服務:打造完美的接合效果

arrow
arrow

    直覺就是買這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